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巴中市零碳工厂市级申报好处具体有哪些 容易过吗
2025-04-25 08:54 阅读:

最近老有人问我,说咱们巴中搞这个零碳工厂市级申报,到底有啥实际好处?申请起来麻不麻烦,容易过不?这事儿我们厂去年刚弄过,今天正好得空,就跟大家唠唠我们自己走这趟流程的体会。

一开始我们厂也没太当回事,觉得这“零碳”听着就挺虚的,离我们这种搞生产的有点远。后来市里不是有政策引导嘛加上同行也有在提这个的,我们就琢磨着,要不也试试?主要是想着,万一弄成了,对厂子形象是不是有点提升?毕竟现在都讲究个绿色环保。

为啥要搞这个申报?

我们当时主要考虑这么几点:

  • 提升形象: 能挂个“市级零碳工厂”的牌子,说出去好听,客户来考察看着也专业、有责任感。现在环保查得严,咱主动点总没错。
  • 政策优惠: 虽然当时还没明确说具体给多少钱、给啥政策,但想着评上了,以后市里有啥环保节能相关的补贴、项目,咱是不是能优先沾点光?
  • 降本增效: 搞零碳,说白了就是要节能减排。这过程里,你得排查自己厂里哪些地方浪费能源、排放高,然后去改造。比如换节能设备、优化生产流程啥的。短期看是投入,长期看,电费、原材料消耗这些说不定真能降下来。
  • 逼自己一把: 有个申报的目标在那儿,就能逼着厂里上上下下去关注节能降耗这事儿,养成习惯,也算是内部管理提升了。

具体干了

决定要弄了,那就得行动起来。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,得拿出真东西。

第一步,摸家底。 我们先是请了第三方机构(也可以自己内部有能力的人搞)来厂里转了一圈,把我们所有的用能设备、生产环节都梳理了一遍,算算我们一年大概用多少电、多少煤(如果我们用的话)、多少天然气,对应的碳排放大概是多少。这一步挺关键,得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啥水平。

第二步,定目标,找路子。 知道了自己的排放情况,就得定个减排目标。然后就是想办法怎么减。我们当时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:

  • 设备升级: 把一些能耗高的老旧电机、风机、水泵啥的,换成节能型的。照明也全换成了LED灯。
  • 工艺优化: 调整了一些生产流程,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环节。比如优化锅炉运行,减少待机能耗等。
  • 能源替代: 我们厂区房顶面积还行,就搞了些光伏板,发的电自己用,能省不少电费,也算是用了清洁能源。
  • 管理措施: 加强了日常的巡检,杜绝跑冒滴漏,要求下班必须关灯关电,培养大家的节能意识。还搞了能源数据的监测,哪个车间用电多了能看出来,好去分析原因。

第三步,收集整理材料。 干了这些活儿,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,得有证据。比如你设备改造的发票、合同,节能效果的测算报告,光伏发电的并网证明,内部的管理制度文件,能源消耗的统计报表等等。这些东西都得整理作为申报材料的一部分。

申报过程和难度

把前面那些工作做扎实了,准备好申报材料,就到了提交申报的环节。

要说容不容易过,我觉得,这得分情况看。

如果你前面那些减排、改造的工作都是实打实做的,数据也真实可信,材料准备得也比较齐全规范,那通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。 评审的专家也不是傻子,他们会看你的改造措施是不是真的有效,减排量是不是算得合理。我们当时提交上去后,还有专家来现场核查过,看了我们的设备改造情况,问了些生产和能耗管理的问题。

但如果你只是想随便填填表、做点表面文章就想拿牌子,那估计悬。 因为这事儿的核心还是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在“零碳”或者“低碳”方面做了努力,取得了实际效果。

整个过程下来,要说麻烦,肯定是有点麻烦的。前期摸底、制定方案、实施改造、后期整理材料,都得投入人力物力。特别是改造,还得花钱。但要说难,我觉得只要是真心想做,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,技术上的难题倒不是特别大,很多成熟的技术和方案可以借鉴。

的体会

我们厂最终是评上了这个市级零碳工厂。好处嘛确实有那么几点:

  • 形象提升最明显: 客户和供应商来了,看到这个牌子,确实会高看一眼,觉得我们厂管理规范,跟得上潮流。
  • 成本有降低: 搞了一系列节能改造后,电费确实比以前省了一些,虽然投入的钱还没完全回本,但长期看是划算的。
  • 员工意识提高: 厂里的员工现在也更注意随手关灯、关设备了,节能意识比以前强多了。
  • 潜在机会: 后面市里有个节能相关的技改项目,我们申报的时候,这个零碳工厂的身份也给我们加了点分。

我觉得搞这个巴中市零碳工厂申报,只要你不是为了投机取巧,而是真想借这个机会提升一下厂里的环保和节能水平,那还是值得去做的。过程虽然要费点劲,但对厂子长远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。至于容不容易过,关键看你下的功夫到不到位了。

这就是我们厂当时申报的大概过程和一些体会,希望能给正在考虑这事儿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