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朋友问起吴兴区那个2025年的零碳工厂报告要咋弄,正好我们厂子前段时间刚捣鼓完这事儿,我就把我们自个儿摸索的过程给大家捋一遍,纯粹是实践记录分享,不一定对,大家参考参考。
这事儿也不是咱们自个儿瞎想的,是上面有风声,说是省里头有个啥《浙江省零碳(近零碳)工厂培育建设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的文件,虽然咱一开始也没拿到红头文件,但风声挺紧,说是要推动搞一批标杆出来。吴兴区这边估计也是要跟着动起来,目标瞄准2025年,得拿出点实际的东西。
我们第一步就是打听,找相关部门的朋友问问,看看有没有更具体的要求或者模板啥的。也在网上扒拉信息,大概了解了下“零碳工厂”是个啥概念。说白了,就是要让工厂生产过程中,碳排放低到几乎没有,或者通过啥手段给抵消掉。听着挺玄乎,但落到实处就得一步步来。
知道了大概方向,接下来就得回头看自己家厂子。这报告不是写小说,得有数据支撑。我们就成立了个小破组,主要是生产、设备、行政几块的人凑一起。
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:
这步挺烦人的,数据东一块西一块,有些记录还不全。但没办法,这是基础,没这个后面都是瞎扯。
家底盘清楚了,就知道差距在哪了。接着就得对着“零碳”这个目标,想想2025年咱能干点啥,怎么干。
我们当时讨论下来,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规划:
重点是,这些规划不能太空,得具体到项目,大概估算下投入和预期效果,时间节点也要有,比如2024年底完成2025年达到啥水平。
前面这些都准备差不多了,就可以开始攒报告了。我们没搞啥花里胡哨的,就想着把事儿说明白。
大概的框架是这样的:
写的时候注意,语言尽量朴实点,别整太多专业术语,数据要靠谱,逻辑要清晰。我们就是边写边改,内部讨论了好几轮。
报告写完了,按要求提交上去。但这事儿不算完,报告只是个起点。
关键还是后续的落实。我们把报告里的规划拆解成具体的任务,落实到部门和人。定期检查进度,看看哪些做得哪些需要调整。
毕竟到2025年还有段时间,技术、政策可能都会变,这个报告也得是个动态调整的东西,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一下。
搞这个零碳工厂报告,就是先摸清要求,再盘点自己,然后定个能蹦一蹦够得着的目标和路径,把这些都实在地写出来,并且照着去做。过程是挺折腾,但对厂子长远发展,我觉得还是有好处的。就这些,希望能帮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