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象山县零碳工厂服务怎么申报通过率高
2025-04-27 09:15 阅读:

最近老有朋友问我,说象山县那个零碳工厂的服务怎么弄,想申报又怕搞不定,问我通过率高不高,咋才能弄成。正好我前段时间刚把我们厂子的这个事儿跑下来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自己的实践过程,希望能帮到大家伙儿。

我对这“零碳工厂”也是一知半解,听着挺高大上,感觉离我们这种做实业的有点远。后来也是政策风向,加上周围有同行提,就想着,得去了解了解,不能落后嘛我们是在象山的厂,就专门去打听了县里相关的政策和服务。

摸索阶段:搞清楚是咋回事

第一步,我就去搞清楚到底啥是“零碳工厂”。不是说完全不排碳,那工厂还开不开了?后来弄明白了,大概意思就是在你厂区范围内,一年下来生产、服务这些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,算成二氧化碳的量,先自己想办法使劲减,减不掉的那部分,再通过买碳指标或者搞别的环保项目给抵消掉,算总账是零。听着好像还行,但感觉水挺深。

然后就是看自家条件够不够。基本的要求得有,比如公司得是正规注册的,手续齐全,生产经营也没啥违法违规的记录。这个我们厂还行,一直都是规规矩矩的。

关键一步:盘家底,做计划

接下来这步挺关键,也挺麻烦。就是要彻底盘算一下自己厂里到底排了多少碳。这个不是拍脑袋就能算的,得有方法。我们一开始想自己弄,对着一堆资料文件算了半天,头都大了,发现这玩意儿还挺专业。后来想想,还是找了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帮忙做评估。

他们来人到厂里转了好几圈,看了我们的生产线、设备、能源使用记录,像电费单、燃气费单啥的都得翻出来。捣鼓了好一阵子,才给出了一个详细的报告,告诉我们一年大概排多少,主要排放源是哪些环节。

拿到报告,心里大概有数了。然后就得制定减排计划。这个计划不能是空话,得实打实的。我们当时开了好几次会讨论,定了几个方向:

  • 设备升级:把几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换了,虽然心疼钱,但长远看是划算的。
  • 能源结构调整:厂房顶上装了光伏板,能发点电自己用。
  • 流程优化:调整了些生产工序,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。
  • 日常管理:加强了员工培训,比如随手关灯关设备这些小事,要求更严格了。

这些事儿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都是要投入真金白银和时间的。我们也是一步步来,一项项落实。

重头戏:准备材料与申报

一边搞减排,一边就得准备申报材料了。这绝对是个细致活儿,也是决定能不能通过的关键。不是填个表就完事了。

你需要把你做的所有减排努力都证明出来:

  • 之前的碳排放评估报告。
  • 你制定的减排计划和目标。
  • 你具体采取了哪些减排措施的证明,比如买新设备的发票、安装光伏的合同、改造工程的记录等等。
  • 减排后的效果监测数据,证明你的排放确实减少了。
  • 如果还有排放量需要抵消,那购买碳信用的凭证或者搞外部减排项目的证明也得有。
  • 还有一堆企业的基本资料,营业执照啥的。

这些材料都得整理得清清楚楚,分门别类。我们当时弄了个专门的文件夹,一项项核对,生怕漏了所有材料都要求盖公章,然后扫描成电子版。把这些扫描件和申请表一起,发到指定的邮箱地址(我记得好像是发给一个叫CECA的机构邮箱,具体你们申报时官方会给指引的)。

等待与现场核查

材料交上去之后,就是等待了。中间可能会接到电话或者邮件,让补充点东西或者解释下某个数据。我们当时就补了一次材料。

然后,还真有专家组到我们厂里来现场核查。他们对照着我们交的材料,实地看我们的设备、生产线、光伏板,还随机问了几个员工一些节能操作的问题。那天还是有点紧张的,就怕哪个环节准备不到位。

结果与感受

又过了一段时间,终于收到了通知,说是通过了评审,拿到了那个“零碳工厂”的证书!当时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,觉得之前那么长时间的折腾和投入都值了。

申报象山县这个零碳工厂服务,通过率高不高,关键看你前期工作做得扎实不扎实。不是走过场,是要动真格去减排,并且把每一步都记录好、证明

我的经验就是:

  • 决心要足:老板得真想干这事,愿意投入。
  • 评估要准:家底摸清,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。
  • 计划要实:减排措施得落地,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。
  • 材料要全:所有证据链要完整,别嫌麻烦。
  • 沟通要勤:有不懂的就问,需要配合的积极配合。

基本上把这些都做到位了,通过的几率就很大了。希望我的这点实践记录能给大家一点参考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