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龙岗区这个绿色工厂申报的事儿。不少朋友问我,说这玩意儿现在好像越来越难了,问我们当时是怎么搞定的,通过率怎么才能高点。确实,这几年要求越来越严,不是随便填个表就行了。我把我当时跑这事儿的经历,从头到尾给大伙儿捋一遍,希望能有点用。
刚开始接触这事儿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什么绿色工厂,听着挺高大上,具体要干第一步,我就先去找官方文件看。别嫌烦,虽然那些文件写得又长又官方,但那是基础。得知道人家大概要考你什么。主要是看市里、省里甚至国家的文件,比如那个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》(好像是GB/T 36132这个号),还有些行业特定的标准。龙岗区这边基本也是跟着市里的要求走。
光看文件不行,那玩意儿太干了。我还找了些已经评上的朋友或者同行打听,问问他们实际操作中哪些地方是重点,哪些地方容易踩坑。这一步很重要,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
了解了大概方向,接下来就得对照着标准,一条条看自己公司符不符合。这部分是最硬核的,也是最花时间和精力的。
特别提醒:听说很多人栽在一些细节上,比如厂房是新建或改建的,那个“节能评估审查”就必须要有。这些小地方很容易忽略,但评审专家眼睛尖得很。
拿着标准一条条对下来后,肯定会发现自己有不少做得不到位的地方。这时候千万别藏着掖着,或者抱着侥幸心理。老老实实列个清单,哪些不符合,怎么改,谁负责,定个时间表。我们当时就开了好几次会,把问题都摆在桌面上,一个个解决。这个过程挺痛苦,但必须做,不然等到专家来现场看,或者审材料的时候发现问题,那就晚了。
等问题都整改得差不多了,就开始准备申报材料。这绝对是个体力活,也是个细心活。你需要提供一大堆证明文件来支撑你的说法。
基本上就是你说你做得那证据?
就是要把你为了“绿色”所做的一切努力,用文件、数据、图片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。材料要整理得有条理,让人家一看就明白。我们当时弄了好几个大文件夹,分门别类,每项后面都附上对应的证明材料。
材料准备齐全,按要求提交上去。然后就是等待审核。有时候会要求补充材料,或者有专家来现场核查。现场核查非常关键,你材料写得再现场一看不是那么回事,也白搭。平时的工作就得做扎实,不能临时抱佛脚。
我们当时是怎么提高通过率的?
说白了,没什么捷径。就是老老实实按照标准来,提前下功夫去改进,把基础打牢。
申报绿色工厂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公司从上到下都重视,投入资源去做。过程确实挺折腾,但搞下来之后,对公司自身的管理提升、成本控制、品牌形象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想申报的朋友,下定决心,认真去做,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。这就是我当时的一点实践记录,希望能帮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