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听人提起“绿色工厂”这个词,尤其看到新闻说咱们宿州又有几家企业拿到了这个称号,心里就有点痒痒,想搞明白这到底是个啥标准,最新的要求是对咱们普通工厂来说,搞这个到底难不难,能不能行。
我就跟没头苍蝇似的,上网随便搜“宿州市 绿色工厂 条件”。结果?搜出来一大堆,要么是国家层面的大政策,要么就是些新闻报道,说了等于没说,看着都挺高大上,但具体到咱们宿州本地要咋弄,要准备哪些材料,一条条的细则愣是找不到。
这玩意儿肯定得有地方主管部门管? 我就琢磨,这事儿多半跟工信部门(就是管工业和信息的那个)有关系。国家有工信部,那省里、市里肯定也有对应的部门。我就试着去找安徽省经信厅(经济和信息化厅)还有咱们宿州市经信局的网站。
找这些官方通知有时候挺费劲的。网站信息多,层级也复杂,得有点耐心。我点进去翻了半天,找那些“通知公告”、“政策发布”之类的栏目。运气还行,在一个犄角旮旯里(开玩笑,就是在官方文件发布区)找到了相关的申报通知或者评价指南之类的文件。
找到文件就好办多了。虽然文件可能看着有点枯燥,都是些官方术语,但总算是找到准头了。我耐着性子把它从头到尾捋了一遍。
具体细节条款很多,我就不一条条背书了,说点我理解的大方向,主要是看这几个方面:
就是要求工厂从头到脚,从里到外都得“绿”。 不光是看着绿化关键是生产方式、资源消耗、环境影响这些都要达标。
看完这些要求,我的第一感觉就是:不简单,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。
说它不简单,是因为这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。不是说你改一两个地方就行,它是一个系统工程。可能需要你更新设备,改进工艺,加强内部管理,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和记录系统。这背后都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和大量精力。
你看,要准备的材料肯定少不了,各种报告、数据、证明,估计还得请第三方机构来做评估或者审计。这一套流程走下来,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不低。
但是,为啥还有企业愿意搞?而且咱们宿州已经有几家成功了。我觉得原因可能有几个:
要问可行吗?我觉得对于有一定实力、愿意投入、并且真心想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企业来说,是可行的。 但如果只是想投机取巧,或者基础太差,那就很难了。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改进,去落实那些标准要求。
我这回摸索下来,感觉宿州市搞绿色工厂这事儿,要求挺实在,不是喊口号。想弄成,得下真功夫。看到本地有企业已经做到了,也算是给了其他企业一个参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