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搞那个江宁区绿色工厂认证的事儿,正好赶上他们说要弄个2025年的新流程,我就把我们自己跑下来的过程,从头到尾给大家捋一遍,都是大白话,没啥专业词儿,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我们也是听说了这个“绿色工厂”的概念,说是政府现在挺支持这个的,对企业形象、甚至后面拿点补贴啥的都可能有好处。江宁这边好像也挺重视。咱就寻思,得跟上形势。所以第一件事,就是主动去了解政策。我们找了区里工信部门的朋友打听,也上网扒拉了些文件,看看这个绿色工厂到底是个啥标准,有啥要求,大概流程是啥样的。
知道了大概要求,就得回头看看咱自己厂子的情况了。我带着生产和管设备的几个伙计,先来了个内部自查。不是特别正式那种,就是大概摸个底。比如,我们能源消耗怎么样?水用得多不多?废料处理规范不?有没有用啥环保点的材料?这一圈看下来,心里大概有个数,觉得虽然有些地方还要改进,但基础还行,不是完全没戏。
摸完底,觉得这事儿能干,就正式立项启动了。这活儿一个人肯定搞不定,得有人牵头,有人干活。我就从生产部、技术部、还有负责环保管安全的部门抽了几个人,组了个临时的“绿色工厂推进小组”。开了个简单的启动会,明确了目标,分了分工,谁负责找资料,谁负责现场整改,谁负责对外联络。
接下来就得来真格的了。我们找到了官方发布的那个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或者标准文件,那里面条条框框列得可细了。我们就一条一条对着来,做详细的自我评估。这步挺关键,也挺花时间。我们用了工信部那个绿色制造服务平台,在上面填了不少数据,比如单位产品能耗、水耗、废物回收利用率这些。这个阶段差不多搞了小两月,反反复复核对数据。
自评完了,不是说你觉得行就行,得有证据。这就到了准备申报材料的阶段,这绝对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。需要准备的东西那叫一个多:
整理这些东西,真是翻箱倒柜,各种档案、记录都得找出来,还得确保数据对得上。我们几个人那段时间天天就泡在文件堆里了。
按照流程,光自己说好还不行,一般都需要请一个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现场评价。我们就找了工信部门推荐名单里的几家机构,对比了下服务和价格,选了一家觉得靠谱的。他们派专家来我们厂里,实地考察生产线、环保设备、仓库,查阅我们的管理记录,还跟我们的人聊了不少。这个过程也帮我们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问题。
第三方评价报告出来后,我们把它和之前准备的所有材料一起打包,通过指定的系统或者渠道提交上去,就算是正式申报了。提交完了就是等,心里还是有点小忐忑的。据说区里工信部门会先初步审核材料全不全,然后可能还会组织专家评审或者现场核查。
还等了一段时间,总算来了好消息。我们的申请通过了审核!后面就是公示,没啥异议的话,区里就正式发文,给我们授牌了。虽然过程挺折腾,但拿到那个“绿色工厂”的牌子,心里还是挺实在的。感觉是对我们这几年在环保、节能方面投入的一个肯定。
搞这个绿色工厂认证,确实得花不少精力,从了解到自评,再到准备材料、迎接第三方和官方审核,一步都不能少。但我觉得,这不光是为了拿个牌子,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,能让我们厂子在绿色发展、节能降耗这块做得更规范、更到位,长远看肯定是有好处的。行了,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,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