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沈阳市绿色工厂服务值得申报吗 有什么好处
2025-04-28 08:46 阅读:

最近这阵子,沈阳这边风风火火地在搞那个“绿色工厂”的申报,不少同行都在打听,也问我弄了没,值不值得搞。正好我们厂子前段时间刚把这事儿跑完,我就跟大家唠唠这整个过程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
琢磨这事儿的开头

一开始听到“绿色工厂”,咱也不太懂是啥高科技。后来找人问了问,又自己查了点资料,大致明白了,说白了就是国家倡导节能减排,看你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环不环保、省不省资源。用地是不是抠搜着来(集约化),用的料是不是尽量没毒没害(原料无害化),生产车间干不干净(生产洁净化),产生的废料能不能再利用(废物资源化),还有用电用煤啥的是不是碳排放少了(能源低碳化)。听起来挺高大上,但落实到咱自己厂里,就得一条条对着看了。

下决心去申报

琢磨了几天,为啥决定去申报?主要有几个想法:

  • 跟着政策走总没错:现在大环境都讲究绿色发展,早点弄,总比后面被动强。
  • 看看能不能有啥好处:都说申报成功了有这样那样的好处,比如可能有点补贴,或者以后有些环保检查能顺当点,虽然不知道真假,试试总没坏处。
  • 顺便自查自纠:借着这个机会,正好把厂里里外外梳理一遍,看看哪些地方做得不比如用电浪费、废料乱堆啥的,也能促进内部管理提升。

反正就是觉得,虽然可能麻烦点,但长远看应该不是坏事,就拍板决定:弄!

跑申报的具体过程

决定了就开始干。这过程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,挺折腾。

第一步是摸底。得先把申报需要啥条件、啥标准搞清楚。我们找了相关部门的文件来看,又问了已经申报过的朋友,大概知道了要准备哪些材料。这涉及的部门可不少,生产的、管设备的、管环保的、采购的、财务的,都得动起来。

第二步是内部评估和整改。拿着标准一条条对着自己厂子看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有些地方做得还行,但很多细节确实需要改进。比如,有些老旧设备能耗高,得想想办法;车间里的废料分类不够细,得重新规范;还有些生产记录、能源消耗的台账不全,得赶紧补。那段时间,为了凑数据、补记录,真是跑前跑后。有时候为了一个能耗数据,得翻好几年的记录本。

第三步是准备材料。这才是重头戏。各种报告、说明、证明、图纸、照片,厚厚的一大摞。什么能源审计报告、环境监测报告、资源利用情况说明……光是整理这些东西,就花了我们好几个人的不少精力。填那些表格也挺费劲,有些指标得算来算去。

第四步是提交和等待。把所有材料整理按要求提交上去。然后就是等着审核、现场核查。现场核查的时候也挺紧张,生怕哪个犄角旮旯没弄好被揪出来。

弄完之后的感受和所谓的好处

前前后后折腾了小半年,总算是把这个“绿色工厂”的牌子拿到了。你说值不值得?我感觉,得分两头说。

从过程看,确实挺麻烦,费人费力。要是厂子底子薄,需要整改的地方多,那投入还不小。

但从结果和长远看,我觉得还是值得的:

  • 实打实的提升:为了达标,我们确实改进了一些生产环节,比如换了几台节能的空压机,加强了废物回收,厂区环境也整洁了不少。这长远看肯定是省钱、省心的。
  • 符合大趋势:拿了这个牌子,至少说明咱厂子在环保这块是跟上趟的,以后跟政府部门打交道,或者跟一些注重环保的大客户合作,可能印象分会高点。
  • 潜在的政策优惠:虽然目前还没看到特别直接的大额补贴,但听说后续可能会有一些税收优惠或者资金支持的倾斜,算是留个念想。
  • 提升员工意识:通过这回申报,厂里的员工对节能环保的意识也提高了,这是个好事。

申报沈阳市这个绿色工厂,不是个轻松活儿,得实打实地投入。但你要是问我值不值得,我觉得对于有一定基础、想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,还是值得去争取一下的。它不仅仅是个牌子,更是一个推动企业自我改进、跟上时代步伐的契机。至少我们自己弄完之后,感觉厂子比以前更规范了,心里也踏实点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