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当初搞那个淮安市绿色工厂认定的事儿,就当是个实践记录分享,给后面想搞这个的朋友们提个醒,特别是打算冲刺2025年的。
这事儿也不是拍脑袋就决定的。一开始也是看到市里有这方面的政策导向,说是鼓励企业搞绿色发展,还有啥目标说2025年要达到啥水平。我们老板觉得这是个趋势,对企业形象也说不定以后还有点政策上的好处,就拍板说:搞!
决定要搞了,总不能两眼一抹黑。我就先带几个人,把市里、省里甚至国家关于绿色工厂的文件翻了个底朝天。主要看它要求标准是啥样的,咱得先对着镜子照照自己。
我们当时做了这么几件事:
光看不行,得动手干活了。这一步是最磨人的。
主要是要弄一个《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》。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写写的,得有数据支撑。我们就开始:
听说现在还有专门的网上平台可以填报自评,我们那时候好像还没那么方便,主要是线下弄材料。
自评报告弄好了,但这不算数,得有第三方机构来现场给我们做评价。这机构也不是随便找的,得是工信部或者省里认可的名单上的。
我们就从名单里挑了几家,联系了一下,问问流程、报价、需要我们配合选定了一家感觉比较专业、沟通也顺畅的。
跟第三方约好时间,人家就派专家组来我们厂了。这可是关键一步,跟考试一样。
那几天,我们是高度戒备:
只要前期工作做得扎实,现场检查这关一般问题不大,就是过程有点紧张。
第三方机构现场评价完,会出具一个评价报告。我们拿到报告,连同自评价报告和其他一堆申请材料,一起提交给市里的主管部门。
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。中间可能还会让你补充点材料啥的,反正就是按要求来。总算是等来了好消息,通过了市级评审,拿到了“淮安市绿色工厂”的牌子。
整个过程捋下来,感觉就是:
决心要下得早,准备要做得足,过程要沉住气。
虽然中间挺折腾,但拿到认定那一刻,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。对我们厂来说,这既是个荣誉,也是个鞭策,以后得在绿色环保这条路上继续好好走下去。
好了,这就是我们当初搞这个认定的大概过程,希望能给想申报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