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广元市零碳工厂认定需要哪些投入 靠谱吗
2025-04-11 08:55 阅读:

最近不少朋友问我,说广元这边也开始搞啥“零碳工厂”认定,听着挺玄乎,想知道具体要投多少钱进去,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。刚好我前阵子跟着一个厂子跑过这事儿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的实践过程和看法。

第一步:先搞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

一开始接到这任务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后来打听一圈,才知道这“零碳工厂”,说白,就是要让你厂子在生产过程中,尽量少排或者不排那些导致气候变暖的气体,主要是二氧化碳。不是说完全一点不排,而是排多少,就得想办法通过别的途径给“抵消”掉,比如搞点绿化、买点啥碳信用之类的,算总账得是零。

听上去是国家倡导,好像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那些大机构搞的认证,感觉挺正规。广元经开区东部片区还搞啥近零碳排放的试点,政策上好像也有点风向。

第二步:摸清自家“碳”家底

决定要搞,第一件事不是马上投钱改造,而是先得算账。得把自己工厂一年下来,到底排多少二氧化碳算清楚。这步就挺麻烦的。

  • 自己算?难!生产线那么多环节,用电、烧燃料、原材料运输、员工通勤、甚至食堂做饭都可能产生碳排放,数据收集起来就够喝一壶的,还得会专业的计算方法。
  • 请人算?省事,但得花钱。外面有专门干这个的公司,帮你做碳排放核算,出一份报告。这笔钱是跑不掉的,算是第一个明确的投入。

我们当时就是找家第三方机构来帮忙核算的,不然自己弄真是两眼一抹黑。拿到报告一看,嚯,才知道平时不起眼的地方,碳排放量还真不少。

第三步:制定减排计划,开始“折腾”

知道自己排多少,超标在哪,接下来就得制定减排计划。这个计划不是随便写写,是要具体到行动的,比如:

  • 节能改造:这是大头。把老旧的、耗电高的设备换掉,改成节能型的。厂房照明换成LED灯,优化空压机、水泵这些系统的运行。
  • 用清洁能源:看看厂房屋顶能不能装太阳能光伏板,自己发电自己用,能省不少电费,也减少外购电力的碳排放。
  • 优化生产工艺:研究怎么改进生产流程,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。有时候调整一下参数、改进一下操作,效果就挺明显。
  • 废物管理:做好垃圾分类回收,减少废弃物。有些废料说不定还能再利用。
  • 绿化:厂区里多种点树,搞点绿化,虽然能吸收的碳有限,但也是个态度,环境也好点。

这一步是最花钱的地方。设备更新、光伏安装,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甚至更多。这笔投入必须得实打实地掏出来,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过去的。

第四步:持续监测和改进

计划定,钱也投,设备也改,但这还没完。你得持续监测效果。

得建立一套数据收集系统,定期记录能源使用量、产量等数据,跟改造前对比,看碳排放是不是真的降下来。每年还得准备碳排放报告,证明你这一年的“零碳”成果。

这个过程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,甚至可能需要购买一些监测设备或者软件系统。而且这不是一劳永逸的,得持续改进,不断寻找新的减排机会。

说说:这事儿到底靠谱吗?要花多少钱?

要说投入,那肯定不少。核算得花钱,改造设备是大头,后期监测维护也得花钱。具体多少,看你厂子规模、原来基础怎么样、想做到什么程度,从几十万到几百上千万都有可能。

靠谱吗?我觉得得分两头说。

从投入产出看:

  • 短期看,投入巨大,回报可能不明显,甚至觉得亏。
  • 长期看,节能改造能实实在在降低电费、燃料费成本。用清洁能源,受电价波动影响也小点。生产效率提高,废料减少,这些都是隐性的收益。

从认证本身看:

  • 如果你是为拿个“零碳工厂”的牌子,好跟客户、跟上面交代,那它就是个门槛,是张“通行证”。现在环保抓得严,有些大客户特别是做出口的,可能就认这个,没有这个认证,订单可能就没。从这个角度看,它是“靠谱”的,是必要的投入。
  • 如果你是真心想为环保做点贡献,顺便提升企业形象,降低运营成本,那踏踏实实搞下来,肯定是有价值的。

总的来说,广元搞这个零碳工厂认定,不是闹着玩的,需要企业下决心、花本钱去干。它不是一个便宜的标签,更像是一个系统工程。靠不靠谱,关键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,以及你企业的长远打算是什么。你要是只图眼前省钱,那这事儿肯定不“靠谱”;你要是看重长远发展、市场准入和潜在的成本节约,那这笔投入可能就是值得的。

这就是我跟着跑下来的体会,希望能给正在考虑这事儿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