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们厂子准备搞那个“烟台市绿色工厂”申报的事儿,主要是奔着2025年去的,这不提前准备嘛我这人就喜欢把干过的事儿记录下来,分享给大家,省得你们走弯路。
这事儿也不是拍脑袋就决定的。大概去年,就听到风声说现在国家和地方都挺鼓励搞绿色制造的,对企业形象、甚至后面拿点补贴啥的都有好处。我们琢磨着,厂子这几年在环保、节能上确实也下不少功夫,是不是可以够一够这个“绿色工厂”的边儿?
第一步嘛肯定是先搞清楚人家要我就开始在网上找,主要是看市里工信部门发的文件和通知。烟台市这边每年应该都会有个大概的方向或者计划。官方文件有时候写得比较“书面”,咱就得耐心点看,抓住几个关键点:申报的基本门槛是评价标准有哪些大项?大概啥时候报?
光看文件还不够,有时候还得打听打听。我就找几个之前打过交道的部门或者朋友问问,解下实际操作中大概是个什么流程,有没有啥特别要注意的地方。毕竟咱是第一次弄,心里没底。
解大概要求后,就得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家底。这“绿色工厂”不是光喊口号,得有实打实的东西。我们内部就开几次会,拉着生产、技术、设备、环保、行政这几个部门一起,对着那个评价标准,一条一条地过。
主要看这么几个大方面:
这一对表,好的方面咱心里有数,差的地方也暴露出来。比如有些数据统计还不够完善,有些节能措施还没完全到位。这就是下一步要改进和准备材料的重点。
摸清家底,明确方向,接下来就是最“折腾”人的阶段——准备申报材料。这玩意儿可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,得有一大堆东西来证明你符合要求。
我们基本上是分头行动,各个部门负责提供自己那块儿的数据和资料。比如设备部要提供节能设备改造的证明,环保部要提供排放达标的检测报告,生产部要提供资源消耗的数据等等。
关键是要有数据支撑! 不能光说“我们很环保”,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数字。比如万元产值能耗、水耗,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这些。日常的数据记录和统计这时候就派上大用场。
除数据,还得写报告。得按照要求,把厂子在绿色工厂建设方面做的工作、取得的成效、未来的计划都写清楚。这报告我们也是改好几稿,尽量写得既符合要求,又能突出我们的亮点。
整个材料准备过程,前前后后估计得花个小半年时间,中间还得不断地补充、核对。确实是个细致活儿,也挺考验各部门的协作能力。
等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,确认无误,就到提交那一步。一般是按照市里通知的时间和方式提交,现在很多都是网上申报系统,但也可能需要同时提交纸质版。这个得到时候看具体要求。
提交上去之后,也不是就完事儿。后面可能还会有专家评审、现场核查这些环节。我们准备材料的时候就得保证真实性,现场核查的时候也能对得上。
我们现在还在材料准备阶段,目标是把基础打扎实,争取到2025年申报的时候能顺利通过。整个流程走下来,感觉就是:提前规划、摸清要求、内部挖潜、扎实准备,这几点特别重要。
行,今天就先唠叨这么多。等后面我们真报上去,有啥新进展再来跟大家分享。希望能给同样想申报“绿色工厂”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