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琢磨白山那边的事儿,以前出差去过几次,印象挺深的,山好水好空气也最近老听人提什么“零碳工厂”,尤其是在白山那边搞,就有点好奇,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大“含金量”?是真的能带来啥好處,还是就一阵风,听着响亮?
我就寻思着自己去解解,毕竟咱这人就爱较真,光听别人说不过瘾。也没啥特别的门路,就是自己瞎琢磨、瞎打听。
我肯定是在网上扒拉些信息,看看官方大概是个什么说法。确实看到一些文件、新闻,说吉林省挺支持这个的,有什么规划之类的。还看到说抚松那边有个挺大的旅游区搞个“净零碳园区”,还得什么表扬,听着挺厉害。
然后我就想,光看这些面的东西不行,得看看实际落地怎么样。我就托白山那边的朋友打听下,也跟几个做小企业的朋友聊聊。主要想知道,对他们这些普通工厂来说,搞这个零碳工厂,难不难?划算不划算?
本来还想找个机会去实地看看,找个正在搞或者已经搞的厂子瞅瞅。但这事儿,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,人家工厂也不是旅游景点,加上疫情什么的来回折腾,也没去成,主要还是靠打听和自己分析。
要说这“零碳工厂”听起来的好处,那确实不少:
尤其是看到那个长白山脚下的大项目得国家级的认可,感觉白山在这方面还是挺受关注的,至少名头是打出去。
投入太大。搞零碳,那得升级设备、改造生产线、用新能源,这前期投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对于白山那些本来利润就不高,或者规模不大的厂子来说,压力山大。钱从哪儿来?这是个大问题。
技术和人才跟得上吗? 这零碳技术也不是说有就有的,得有懂行的人来规划、来操作、来维护。白山这边相关的人才储备够不够?配套的技术服务能不能跟上?我感觉这块儿可能还差点意思。
产业链配套怎么样? 你工厂搞零碳,你上游的供应商、下游的客户?整个链条都得跟着动才行。比如你要用绿色电力,本地电网供得上吗?成本怎么样?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。
那个“政策支持”能落到谁头上? 咱们都懂,很多时候政策是但真正能拿到好处的,往往是那些规模大、关系硬、或者是被选作典型的企业。普通小厂子想拿到补贴,估计流程就能把人跑断腿。那个长白山的项目,一看就是大集团投资的,跟一般工厂不是一回事儿。
我跟一个做木材加工的朋友聊,他就直摇头。他说现在能保证订单、按时发工资就不错,搞那些“高大上”的东西,一是没钱,二是没精力,三是搞之后产品成本上去,客户买不买账还两说。感觉他的想法,可能代表不少当地中小企业的真实心态。
要问我白山搞零碳工厂这事儿“含金量”高不高?
我的看法是:潜力肯定是有的,方向也是对的。特别是对那些有实力、有远见的大企业,或者能拿到重点扶持的企业来说,搞好确实能提升不少价值。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工厂,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来说,现阶段可能还是“看上去很美”,实际的“含金量”还需要打个问号。投入和产出能不能成正比,风险能不能扛得住,这些都得掂量掂量。
这事儿急不来,可能还得慢慢看,看政策怎么具体落地,看技术成本怎么下降,看市场接受度怎么样。反正我这瞎琢磨一通,感觉现在就说含金量特别高,可能有点早。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观察和想法,说得不对的地方,大家多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