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九龙坡区零碳工厂申报需要哪些投入 靠谱吗
2025-04-27 09:14 阅读:

最近老听人提起那个“零碳工厂”,特别是在我们九龙坡区这边,好像动静还不小。我这人就爱琢磨,寻思着自己厂子能不能也搞搞这个,听起来挺高大上的,对?所以我就自己去摸索了一遍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这趟实践下来,搞这个零碳工厂申报,到底要投进去些靠不靠谱。

第一步:搞清楚“零碳工厂”是个啥玩意儿

你得明白,这“零碳工厂”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。我一开始也是模模糊糊,就上网查了查,也找懂行的朋友打听了下。大概意思就是,工厂在生产过程中,尽量少排或者不排那些乌漆嘛黑的废气(就是他们说的温室气体),主要就是二氧化碳。怎么做到?要么你自己用干净能源,比如太阳能、风能啥的,要么就是你排了多少,就得想办法在别的地方给它“抵消”掉。

听起来简单,但真要干起来,里面的门道还不少。得有个明确的标准,你得知道自己厂子现在一年排多少“碳”,用多少电,用多少煤或者天然气,这些都得算得清清楚楚。

第二步:准备材料,算算自家底子

知道了大概是接下来就得看具体要求了。九龙坡这边估计也有自己的细则,我就去找相关的政策文件来看。这一看,好家伙,要准备的东西可真不少。

  • 翻箱倒柜找数据:要把过去一两年的电费单、水费单、买煤买气的发票、原材料消耗记录、生产记录、废物处理记录…能证明你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的资料都得找出来,整理这一下就得折腾好几天,有些老单子都不好找了。
  • 算排放量:找到数据还不行,得按照人家给的规矩(好像有专门的计算方法)算出你厂子到底排了多少二氧化碳。这个最头疼,得一项项算,算来算去头都大了,有时候还得请外面的人来帮忙核算,不然自己算不准,或者人家不认。
  • 写报告:要把你怎么算的,用了哪些数据,结果是多少,还有你打算怎么减排,写成一个详细的报告。这又是一个费脑子的活儿。

第三步:真金白银的投入(这才是大头)

前面说的找资料、算账、写报告,都还只是“文书工作”。真正要命的是,要达到“零碳”或者“近零碳”的标准,你厂子本身得大变样!这才是实打实的投入。

  • 节能改造:最基本的,就是把你厂里那些傻大黑粗、耗电厉害的老旧机器给换了,改成节能型的。还有照明、空调,都得换成节能的。
  • 用清洁能源:这是“零碳”的核心。最常见的就是在厂房顶上铺光伏板,自己发电自己用。这一下投入就不少,得找专业公司来设计、安装。
  • 优化生产流程:有时候还得调整生产工艺,看能不能减少能源消耗或者物料浪费。这个可能涉及到改生产线,也不是小事。
  • “碳抵消”:如果上面这些都做了,还是有排放量达不到零,那可能就得花钱去买所谓的“碳信用”或者“碳汇”,用别人的减排量来抵消你的排放量。这又是一笔开销。

这步是最花钱的! 不是说你想申报,填个表就行了,你得实实在在地改造你的工厂,把钱砸下去才行。

第四步:提交申报和等待

把上面这些都搞得差不多了,资料也齐了,工厂也改造了(或者有了明确的改造计划和投入证明),就可以把申报材料交上去了。然后就是等消息,可能还会有人来现场看,核实你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事,效果怎么样。

唠唠:这事儿到底靠谱吗?

说了这么多,那花这么大力气搞这个“零碳工厂”申报,到底值不值?靠谱吗?

这事儿得分两头看。

好处肯定有:

  • 名声好听:现在都讲环保、讲绿色发展,你要是评上了“零碳工厂”,那就是个金字招牌,说出去有面子,对提升企业形象肯定有帮助。
  • 可能有点政策支持:政府鼓励这事儿,说不定以后会有一些补贴或者优惠政策向这些“零碳工厂”倾斜。虽然现在可能还不明朗,但算是个预期。
  • 长远看是趋势:全球都在搞碳达峰、碳中和,以后对企业碳排放的要求肯定越来越严。你早点动手改造,就能早点适应,以后压力就小点。而且节能改造本身也能省点能源费。
  • 实打实对环境少排点废气,对咱生活的环境总归是好的。

但是,难处也明摆着:

  • 投入巨大:前面说了,改造工厂、买设备、请人核算、甚至买碳指标,样样都要钱,而且不是小数目,对企业的资金压力挺大的。
  • 短期回报不明显:投了这么多钱,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。省下的电费可能一时半会儿覆盖不了投入成本。主要还是图个名声和长远发展。
  • 过程复杂费精力:从准备材料到改造实施再到申报评审,整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力,得有专人去盯着,老板自己也得操不少心。

所以我的看法是:

“零碳工厂”这个方向是对的,也是未来的大趋势。但具体到申报这件事,靠不靠谱,得看你自己厂子的具体情况。如果你家底厚,对环保这块儿确实很重视,愿意为长远发展和企业形象做投入,那可以认真考虑下,提前布局。但如果你现在资金紧张,或者觉得短期内看不到实惠,那可能就得再缓缓,或者先从一些小的节能改造做起,一步步来。

我们厂当时也仔细盘算了很久,把投入和可能的回报都列出来,反复讨论。我们决定先从几个关键的节能改造点入手,先把能耗降下来一点,至于“零碳工厂”的牌子,等条件更成熟了再说。毕竟步子迈太大,容易扯着自己,你说对?

这就是我了解和实践下来的一些感受,希望能给也在琢磨这事儿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