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绿色工厂> > 正文
舟山市零碳工厂报告应该怎么操作 2025年
2025-04-27 09:15 阅读:

今天跟大家唠唠舟山这边搞那个“零碳工厂”报告的事儿,特别是冲着2025年这个目标,我是怎么一步步把它弄下来的。这玩意儿最近挺火,尤其浙江这边政策也推得紧,咱厂子也不能落下不是?所以我就亲手操办了这事儿,记录一下过程,给大家分享分享。

一开始接到任务,有点懵。

“零碳工厂”,听着就高大上,但具体咋操作,特别是要形成一份像样的报告,心里真没底。2025年这个时间点也挺明确,不是随便搞搞就行的。

第一步:先搞明白是咋回事

我这人做事,习惯先弄清楚来龙去脉。我就先去网上扒拉,又找了些省里市里的文件来看,特别是那个《浙江省零碳(近零碳)工厂培育建设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之类的,得知道官方的要求是啥?大概意思就是要工厂想办法节能减排,多用清洁能源,搞循环利用,反正就是让工厂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,最好是零排放。

第二步:摸家底,算算自己排了多少碳

知道了大方向,就得看咱自己厂子的情况了。这一步最实在,也最累人。我先是把厂里过去一两年的电费单、水费单、天然气或者其他燃料的消耗记录全都翻了出来,整理了一遍。这还不算完,还得盘算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排放,比如锅炉烧了多少、生产线上设备用了多少电、运输车辆跑了多少路烧了多少油、甚至员工通勤都得估算一下。

  • 能源消耗:这是大头。我跑去配电室、车间,看各种仪表的读数,跟负责设备的老师傅聊,了解哪些设备是能耗大户。
  • 生产过程排放:有些化工过程或者特定工艺会直接产生温室气体,这部分得根据工艺流程和产量来估算。
  • 废弃物处理:垃圾处理也会产生排放,这块也得算进去。

这一步,要是厂子大、流程复杂,自己弄挺费劲的。数据零散,统计口径也得统一。当时我们有些地方数据不全,还真请了外面的师傅来帮忙核算了一下,确保数据靠谱点。

第三步:定目标,画路线图

家底摸清了,手里有了数据,心里大概就有数了。接下来就是对着2025年的目标,看咱能做点不能瞎定,得结合实际。

我们开了好几次会,把生产、技术、设备、采购的人都叫到一起合计。主要琢磨这几个方向:

  • 节能改造: 老旧设备能不能换?生产线能不能优化?照明是不是可以全换成LED?电机加变频等等。把能挖的节能潜力都列出来。
  • 用绿电: 厂房屋顶能不能装光伏板?能不能采购一些绿电?这是减少碳排放最直接的办法之一。舟山这边海岛,风能光照资源可以利用。
  • 原料和废物利用: 能不能用更环保的原材料?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能不能回收再利用?搞点循环经济的意思。
  • 管理优化: 比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减少空载运行,优化物流运输路线减少油耗等。

我们根据这些讨论,定了一个分阶段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,明确到哪年哪月要完成哪个改造项目,预期能减少多少排放。

第四步:撸起袖子加油干,还得盯着数据

计划定了,就得执行。该换设备的换设备,该上光伏的上光伏,该调整工艺的调整工艺。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,得持续投入。

关键是,干了活得有记录,有监测。我专门弄了个表格,定期(比如每个月)更新能源消耗数据、主要产品的产量、废弃物产生量等关键指标。装了能耗监测系统的,数据就更方便了。这样才能动态跟踪进展,看实施的措施效果怎么样,跟目标有没有偏离,需不需要调整计划。

第五步:攒材料,写报告

等到相关的改造做得差不多了,数据也积累了一些,就可以开始动手写这个报告了。这个报告,我觉得不能写得太虚,得实实在在。

我当时写的报告,大致包含这么几块:

工厂基本情况介绍

就是简单说说厂子是干嘛的,规模多大,主要产品是在哪儿。

温室气体排放核算

这部分是核心。要把之前摸家底算出来的数据放上去,说明核算的范围(是只算厂区内,还是包括上下游?)、用的什么标准或方法、具体的排放数据是多少(最好分范围一、范围二、范围三来说,虽然有点术语,但比较清楚)。得有个基准年的数据,比如2023年或者2024年的。

零碳目标与规划

明确咱厂子奔着2025年要达到的“零碳”或“近零碳”目标具体是然后详细列出为达到这个目标,都规划了哪些减排措施,就是前面第三步定的那些计划。

已实施的减排行动与成效

这部分是展示成果的。写清楚已经完成了哪些改造项目,比如上了多少光伏、换了多少节能灯、优化了什么工艺,最好能用数据说明这些行动带来了多少碳减排量,比如节了多少电,相当于减排多少吨二氧化碳。

后续计划与保障措施

说说接下来到2025年还有哪些计划要完成,以及为了保证目标实现,厂里有什么管理制度、人员配置、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保障。

数据监测与报告机制

说明一下厂里是怎么持续监测碳排放数据的,多久会出一次内部的评估报告,确保这个事是持续在做的。

把这些内容整理文字尽量朴实点,数据图表清晰点,逻辑顺畅点,一份报告的架子就出来了。 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申报要求或者评审要求再做些调整。但就是这么个流程。

整个过程下来,感觉就是:这事儿不轻松,得细致,得坚持。 但做下来,看着厂子能耗降了,成本也可能跟着降,还响应了国家号召,为舟山的环境出份力,心里还是挺实在的。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,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参考。

如果想要申报绿色工厂,可以联系王工:153 7298 4701(微信同步),进行具体沟通。